站在山巔與日月星辰對話,潛游海底和江河湖海晤談,去和每一顆古茶樹握手,在每一片葉子上去尋找生命的脈絡。探尋普洱茶在泥土中生根發(fā)芽,去山間尋找一杯水之靈,總有一種生活在別處,更加堅定心中的熱愛。
在普洱的墨江鳳凰山去尋找一杯水之靈,探尋北回歸線以南的茶葉滋味,在北緯23°的南亞熱帶半濕潤氣候中感受來自普洱茶的季風撫慰。在海拔1300—2300米的哀牢山中,一步步丈量水之靈的秘密。將眼光投放到7萬畝鳳凰山古茶園,2萬株普洱古茶樹成為我們尋找普洱古茶森林秘境。
放下城市的浮躁與喧囂,用身體親近腳下的每一寸土地,云海、星空、森林、溪流、鳥群都是這里的主人,腳下變換著的紅壤、棕壤將土地的氣息鋪滿探尋的道路,風吹過森林,常綠闊葉林與針闊混交林在風中呢喃著氣候的秘密,它們知道這片古茶林的秘密,也知道通往水之靈最后的路途,它們賦予這片大地勃勃生機。樹葉交談著森林的秘密,鳥兒飛向天空,不曾留下痕跡,而我們也在這一片古老的茶林中去探尋一片茶葉的旅程。
鳳凰山用寬闊的胸懷容納著須立、迷帝、鳳凰窩、薩露、水之靈等13個古茶園,1000多年的茶樹歷史,帶給我們的是最好的歲月旅程。暖暖的陽光之下,這片茶園在新時代的茶人手里將會擁有一個不一樣的明天。守護茶園的人生是一段旅途,這都是茶人自己的選擇,因為選擇,所以有些人趟平了崎嶇,有些人踩出了方向,有些人尋找到文化。當你踏進這片鳳凰茶林,便會明白,他們沒有辜負歲月,也沒有辜負這片茶山,他們用質樸的笑容將古茶帶給這個世界。因為他們,這個世界也多了一份滋味,多了一份堅守與夢想。
1726年這里的茶被確定為貢茶,不單單是因為香氣沁鼻、滋味醇厚、回甘生津的茶葉滋味,還是頭頂這片野生群居古茶樹的互連共生。我們尋找的水之靈也是在這片茶園中的一份子,我們在這片古老的森林中去探尋著茶葉本質,去洞察一片茶葉的生命脈絡,去探尋一泓溪水的清冽甘甜,我們把對于茶的熱愛轉化成為行走的力量,我們也將舌尖上的記憶轉化成目之所及的美好,我們憧憬著水之靈的滋味,雖然我們在舌尖之上已經品嘗過它的湯香柔潤,高香悠揚,我們仍然對其有所期待,有所探尋。
水之靈的美好不止是舌尖的回味,以及午后的申時茶宴,它更是具有生命力的,是與茶園中柏枝、楊梅、櫟樹等共生共存的,具有一種原生的力量,這個力量來自每一個相信和諧共生,綠色發(fā)展的人們,我們其實在探尋一種新的生活方式與價值體系。我們在墨江景星落腳,我們在茶園中一步步探尋,陪伴著孩童的天真的歡笑,爬樹過河、行而不輟,未來可惜,這是對于此次旅行最好的注腳。我們將這次小小的旅行,一步步走出踏平山河逐風踏浪的氣勢,繁星為燈,心向遠方,我們將普洱茶涂寫成詩和遠方,我們心之所向,滿目歡喜。
我們仰望著茶樹半開的姿態(tài),我們觀察著每一片茶葉的形態(tài),葉色深綠、葉身內折、葉緣微波、葉面隆起、葉質中和、葉尖漸尖、葉基契形、葉背絨毛,我們將葉子映襯在心上,9對葉脈映入我們眼睛,成為風景。我們找尋著一片茶林,水之靈在舌尖綻放,我們將生活咀嚼出滋味,將日子過得活色生香,我們明白生活不僅僅是舌尖上的酸甜苦辣、行走中的翻山越嶺,還要有一顆看透人間煙火的心。
走吧,去山間尋找一杯水之靈。



